低质量勤奋是什么?想到一个人: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,像不像那个每天听老师话,拼命完成作业,熬夜努力学习,却进步甚微的自己?看似很努力,却徒劳无功。过去,我们通常被这样安慰:没关系,努力了就没有遗憾,可是,没人帮我们评测,这勤奋是不是高质量的,有效的。在撸起袖子准备勤奋之前,不妨先来测试一下自己,有没有下面的学习情况?
老师说课本很重要,就去抄课本,公式抄写一大堆,理解并会灵活运用的却没几个?
整理错题很重要,每次错的题目都工工整整地誊下来,本子积累了一本又一本,却很少去归纳整理,翻看几眼也就过去了,下次遇见还是会错?
知道自己的某一科有点弱,却说不出具体哪里没学好,也不分析原因,一味归咎于兴趣使然?
辛苦刷题,自诩刷题无数,却总感觉刷了个寂寞。
喜欢钻研,遇到难题,做不出来不罢休,却经常钻牛角尖,忽略了基础知识的理解,和框架的构建。
经常熬夜,窝在被窝里埋头苦学,以为这样就比别人多学到了,白天精力跟不上,思维跟不上,得不偿失.......
自己当下最棘手的学习问题是什么,是否清晰?
对自己的学习有没有明确的规划?
.......
我们上小学的时候,稍微一努力就会出成绩,上初中开始,努力逐渐和成绩不再是正比例输出,待到高中,我们通常会感觉一种再怎么努力也没用的无力感,因为高中,大家都知道努力了,这个时候,勤奋不是制胜因素了吗?勤奋依然重要。只不过,现在要拼的是勤奋的质量。
别怒,也别慌,谁的青春不蹉跎呢?要及时醒悟,调整方向,在谈怎么做之前,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低质量勤奋,也很重要。
没有自主性的勤奋都是自欺欺人
向上滑动阅览
大多数原因: 缺乏学习的自主性
起早贪黑地学习,上课认真听讲,努力熬夜也要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,紧跟老师的节奏是没错,可是老师的讲授也是为你的学习而服务,让你掌握所学,老师的安排是普适的,你需要的,是个性化的学习安排。针对自己的学情,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。
因此,我们看到那些学霸,总是选择性地完成一些作业,表面看起来不按部就班,其实心里特清楚自己应该学什么,怎么学。
根本原因:缺少个人目标和规划
从初中考入高中,下一步是考大学,周围同学都是这么做的......家长期望考上好大学,有个好工作,老师在意班级的升学率,对你寄予期望,可是自己心里并不清楚,喜欢做什么,为什么而学?怎么才能去达到自己的目标。
直接原因:缺少正确的方法
不少人有目标有计划,可是也还是出现努力效果不佳的问题,那就要反思是否运用了对的方式。
比如有的人,上课埋头记笔记,努力记下老师说的的每句话,唯恐遗漏,可是思维却没跟上老师,并没有理解知识点,课下还需要花时间再去理解、消化,时间花得多,效果也不好。这就是老师常说的本末倒置。记笔记不是重点,要有选择性,一定要边听(理解)边记。
我们经常会看到学霸的学习方法,看起来总是千篇一律,课前预习,抓住课堂,课后及时复习,如此而已,可是其中有很多细节性的问题。
像刚才提及的上课记笔记,文章开始谈及的整理错题本。
还有很多学习习惯的问题,看似无关痛痒,时间却在此中消耗,让人浑然不觉。这也是导致低质量勤奋的直接原因。
绝知此事要躬行
看了那么多学霸秘籍,眼看着各路人飞起,自己却怎么也飞不起来?
因为大部分时间,都是看看而已,并没有身体力行。改变并非易事,但还是要祝福那些不愿服输的人,只要肯做,现在永远是最好的开始。
第一、需要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目标
我要多喝水,和每天喝够8杯水,这两个目标是绝对不一样的。
同理,我要提高数学成绩,和下次数学多考10分,也是不一样的。
目标越明确,动力越足。
下次考试总分提高100分??
刚开始的目标还是需要一定的可行性,给自己建立信心。
我们要有梦,至于那些现在看似不可实现的梦,先悄悄写在心底吧。
第二、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
学习是一个个性化的事情,别人的好方式不一定适合你。有的人喜欢在早晨记忆,有的人喜欢睡前,有的人喜欢背出声音,有的人喜欢默念,有的人喜欢各学科穿插做题,有的人喜欢一整块时间的专一......
学习方法,一定要融合,找到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方式。
先花点时间,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(很重要‼️)
譬如:遇到不会的,不想多思考,迫不及待看答案。
课上懒得思考,埋头先记笔记。
不及时复习,加强记忆,忘得差不多了,再重新开始记。
遇到不会的,就存着,不想也不问,不及时解决。
一会学学这一会学学那,安不下心来。
一定要把影响自己学习效率的问题,揪出来,并写出来,从你觉得最严重最要紧的开始,逐一克服!
重要的是要先找到自己的“习惯毒瘤”,然后对应去找解决办法,消灭!
(声明:网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来自网络 仅作传播用 侵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