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闹中取静,与你们谈一下漫漫求学路上的浮躁和静心,也是同样困住绝大多数成年人的问题。静心求索,是我们一生需要修行的课题。可现在的你们,一定比那时的我们觉醒得早得多吧。何出此言呢,看看下面这位童鞋描绘的心境便可见一斑了。
“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,很平凡,不是整日挂在状元榜的人,也不是对未来迷茫的人,成绩中游,在211到985间徘徊,我希望,在一年半之后的考场上,当最后一科铃声响起,我会从容的放下笔,收拾东西,自信地走出考场。我想我的未来应该是一种平平淡淡但是安安静静的生活,没有波折,没有轻狂。”
短短的几行字,心如止水的心境跃然纸上。这几行字里,我们捋出几个关键信息:
1.很平凡(承认自己的普通)
2.状元榜(敏感词汇)
3.不对未来迷茫(清楚自己的走向)
4.自信地走出考场(努力后的无怨无悔)
5.没有轻狂(脚踏实地地走向未来)
在一个信息爆炸,周遭比较嘈杂的时代,在十几岁的年纪可以保持一份静心和清醒是难得的。可有一些不可抗的主观和客观因素,需要你们去抵御才能保得住这份“人间清醒”,知其然知其所以然,分析如下,能否领悟后规避,就看你们自己了。
你们会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矛盾体吗?“矛盾”恰是青春期的代名词,此时的你们处于一生中身心发展的第二个加速期,你们突然变得懒得解释,多了一份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意识,看似波澜不惊的表象下的暗自汹涌,都不是无缘无故的。在这身心矛盾剧烈冲击的时期,其中有过渡、有发展、有变化、也有负重,你们该如何面对,让自己不那么浮躁,静下来,看看下面的文字,或许可以找到答案。
摆正心态,正视过渡
放眼未来,理性发展
敞开胸怀,拥抱变化
轻装上阵,看轻重担
摆正心态正视过渡
青春期的你们,正在经历从童年期到青年期的过渡,无人可以跨越。你们从依赖走向独立,又不能完全独立,这是这个阶段你们的背景色,无须苦恼。对独立和自主性的渴求,在你们内心疯长,而你们只需要正视这份过渡,摆正心态,学会吸纳别人善意的意见和帮助,也允许有自己的主张,综合考虑问题,不一味固执地要做自己,这样才会更好地走向独立。
放眼未来理性发展
对于发展,一般需要否定、摒弃原有的,产生新内容,才能称其为发展。青春期的你们,除了身体和生理的自然发展外,于心理层面的发展是非常明显的,主要表现在认知上。你们不再轻易相信父母所说的一切,对万事万物有了自己认知,你可能因为与他人意见不同争得面红耳赤,也可能因为与父母意见不合而一言不发默不作声,然而,这个阶段的你们,认知确实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,持不同意见的时候,需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问题,不拘泥于一时的对错之争,理性发展才能在以后少走弯路。虽然每个人似乎都有些不得不走的弯路,自己想清楚,理性发展就好。
敞开胸怀,拥抱变化
你们长高了,声音变了,看待世界的眼光不同了,你们也更情绪化了,也会关上自己的心门了,开始不那么单纯地急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了。不那么直接的向外界袒露自己,面对你们正在面对的一切,你们有了压抑自己的情绪,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变化了。此时的你们,需要放开你们的胸怀,拥抱这些变化,给自己的压抑情绪找一些出口,用自己的方式缓缓释放那些压抑,一定要相信,明天(或是未来的某一天)一定会有更晴朗的天空。
轻装上阵看轻负担
这个时代的你们,有着不得不背的负重,这是长大的必然,走过这一程,还有下一程,过了儿童期的人,都在负重前行。此时你们最大的负重首当其冲的是学业的压力,不容小觑的是人际关系的压力。关于学业的压力:对于那些现在就是决定你们命运的时刻,这种类似的危言耸听的话,听听就忘记吧,只不过是让你们全力以赴(人的潜能无限,为了激发看不见的“超能力“,家长和老师们什么话可都说的出来),不留遗憾罢了。至于人际关系的压力,这个就不是你一个人说的算了,自己需要想明白的一点是,现在对于你来讲,什么是最重要的事。你看,那些厉害的人啊多少有点无情,因为他们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要变强,所以这个阶段的感情,也别看得那么重。无论何时,都要谋求自我更好的发展,想清楚这一点就没错了。
这些都是一个过来人的肺腑之言。总觉得你们这新生的一代,比我们成熟得更早,更容易早明白一些道理,开头那位童鞋的心境可是小编上大学都没有的通透和平静。在此,祝福那位童鞋多年后,会如他所愿:遇到一个投缘的室友,合租一个小屋,作为落脚点,养一只猫,取名好天气。
不浮躁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?
想得到(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先做什么,后做什么)
坐得住(能沉迷学习,无法自拔)
听得进(首要是老师讲课听进去,父母一些善意的指导听进去,同学一些正常的切磋听进去等)
最后来个精华总结吧:保证灵魂在场的学习(清晰地把握自己的走向)+真诚平和地与他人沟通(不通则不畅,没有什么说不开的)+接纳不完美的自己(不必看轻亦不必重看自己),相信你们自然会拥有静等花开的宁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