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家庭教育知识盲区 专注于家庭教育的研究

警惕一不小心掉进时间的黑洞!有何有效的时间管理法(上)

时间:2023-03-15

有没有这种感觉:整天感觉忙忙碌碌,晕头转向,感觉很辛苦,可貌似也没什么进步,只是在不断重复着,似乎相同的日子.......为什么有人会在同样有限制的时间内,完成更多不可思议的任务?


关于时间管理,无论什么时候开始,都是最好的开始。一旦有了开始,就会带来奇妙的变化。在谈理论之前,实际的经验可能更好入手一些。下面是来自清华、北大、哈佛、剑桥的“过来人”,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的。取其精华,分享给你们~

一点小准备进行启动


在做时间管理前,先要准备什么?
❤️一个计划本

❤️一块手表

❤️一个渴求进步的自己


02 让开始变得容易


感觉制定计划比较难入手,如何开始呢?


❤️先花点时间了解一下自己。先从简单的小任务开始,完成后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,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刚开始任务的设定一定要比较容易达到,给自己建立起信心。举个例子:今天就是多做一篇完形填空,而不是一整套卷子。然后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,随时调整。制定的计划以超一点点自己的能力范围为宜,松紧度自己要掌控好。


03 以目标为导向


❤️计划的制定一定是为某个目标而存在。要确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。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:心中是否有心仪的大学?想要达到的某个分数段?或是想要赶超的人?有目标的人,才会产生强有力的行动力。

❤️根据目标,制定日、周、月计划。

精华:

(1)在每周末花10分钟对于本周进行复盘、对下周进行规划。

(2)一定要注意任务的可拆解性,要可以完成,及时给自己反馈,从小目标的实现,过度到大目标,给自己不同程度的满足感。

(3)可以每天集中精力用在一门科目上,一来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,二来可以减少在不同科目之间切换,带来的注意力精力损耗(但是有的人在不同科目之间切换,来减少大脑疲劳,这个完全是因人而异,还是要先了解自己!)


04 计划易打乱,难坚持?

 

一定要给自己留出空余,不要把计划排得很满,很重要‼️留出空余时间应对突发事件,及时调整计划,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,不然很容易产生计划不能完成的焦虑感。

一定要分优先级。生命有限,事情是无限的,必须要分清轻重缓急,优先处理重要紧急的事情(这是遵循时间管理的象限法则,后面会具体说明)


❤️心态很重要,千万不要完美主义(允许没有完成的不完美,及时调整,来得及)这个完美主义,也是好几个学霸特别强调的,说明也很重要,这个心理很容易把人给绊住。
把相同的、类似的事情放在一起做,减少状态切换的耗能。(不容忽视,很多人在切换状态时,特别容易掉进时间的黑洞,不知道时间去哪了)

灵活利用碎片化的时间,比如课间背语文或做完形填空等。有位学霸提到,背古诗的时候脑子突然短路了,很机械地背东西很容易忘,应对方法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,去做不太用脑力的工作,记忆效果反而更好。

❤️学霸用过一个很有效果的方法是:每天在短时间内固定做一件事情(重点是短时间和固定这两个关键点,要的就是坚持的感觉)坚持下去就会有质的提升(妥妥的过来人经验)


05 灵魂叮嘱,条条精髓

 

❤️稳住自己的节奏,不要被别人轻易带节奏

❤️劳逸结合很重要,注意休息和睡眠

❤️搞清楚本质,做好基础题,简单的题一定不要做错!(学霸也在基础题上丢分,是的,不止一个人提过基础题的问题)基础不扎实,脑子特别容易短路(还真的是这样!)学霸果然比普通人更会总结。

❤️模拟考试没考好,及时调整,来得及(学霸也不总是战无不胜)

❤️管理时间,不是细化时间,最重要的是要完成事情。花费一堆时间去做详尽的计划,结果还没开始执行,已经结束的不在少数吧

 

时间管理是要一生去践行的。我们想要更多的时间,其实是想要更多的回忆。有效的时间管理,可以帮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,做更多的事,帮我们增强对时间的感知。


过来人的经验值得效仿,具体的行动,还需因人而异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不走的路,有些道理,或许在走过弯路之后,才能更加明白那些经验的价值。但好在,我们总是想不断寻求进步,寻找更好的风景!(未完待续)